都说是大佬的杀进让云计算市场竞争最激烈,其实大公司也是中小公司一样的烦恼:规模、盈利和竞争,而且碰到的困局一点也不比中小企业少。跟中生代云计算公司不同的是,中国头部云计算公司要协同的业务和资源更多,覆盖的画面跟地域更广,看起来外拓的想像空间更大,其实也表明遇到的对手最多元。此外,由于中国头部云计算厂商的净利基数较大,想要保持高增长的难度不小,未来价格战、产品服务战还将是市场主基调。
阿里云盈利了
成立12年,阿里云终于盈利了,这或许是2021年至今云计活动:慈云数据爆款香港服务器,CTG+CN2高速带宽、快速稳定、平均延迟10+ms 速度快,免备案,每月仅需19元!! 点击查看算市场最励志的消息。
根据年报,阿里云在2020年四季度营收161亿元,经调整净利润2400万元。论数额并不惊艳,但由于营收是云计算公司的常态,阿里云盈利让整个市场“喜大普奔”。
提到阿里云盈利,业内人士有两种心态,一种认为这是获益于云计算边际利润的减少,另一种认为核心不是能不能盈利,而是愿不愿意盈利。
艾媒咨询CEO张毅赞同后者,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“并不是说云计算公司营收到了160亿元这个量级,就能做到盈利。从一开始,阿里云就主打市场总量,用便宜优质的服务吸引顾客合作伙伴。从某些程度上说,阿里云盈利是一个信号,意味着市场竞争到了另一个阶段,潜台词是行业竞争到了一定程度,不需要再做无成本的竞争了”。
有没有潜台词,外界只能推测,但仍然以来,阿里云对自己能否盈利,甚至对市场何时盈利仍然都不太感兴趣。
根据阿里集团副总裁刘松2019年跟北京商报记者交流时的判断,“未来3-5年(即2022-2024年),云计算厂商的体量导向肯定大于盈利导向,全世界的云计算企业,目前(2019年)只承载了全世界所有IT投入的10%,还有90%的拓展空间”。算一算时间,2021年距刘松判断的时间下限2022年已经不远,盈利仍然顺理成章。
头部云计算企业能量化的利好还不止这些。百度在2020年财报中,也披露了百度智能云的相关数据,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7%,年收入约130亿元。不过相关专家并未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百度智能云是否盈利。由于腾讯云、华为云、中国电信云、AWS也没有明确宣布盈利与否,外界也还能够对比各家的水平。
对于阿里云盈利是否意味着行业已经处于盈利比拼状态,业内人士则意见不一。张毅强调,“阿里云的盈利是可以大幅的,这个取决于阿里云自己而不是行业,它想告诉行业,大家也都向盈利靠拢吧”。
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则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,“我国的新基建刚刚起步,云计算整个市场目前还是属于投入期,行业利润的预期有点早”。
以战养战
和中生代云计算厂商一样,可以拿来对比头部云计算的数据不多,但有一点可以显然,就是几乎每家都难逃价格战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11-2020年AWS业务每年还会数次降价,其中在2011-2013年每年降价12次,在2020年,AWS也维持了这个降价频率。降价次数最少的年份是2015年,一年3次,其他年份在5-10次之间。
在搜索引擎输入“云计算降价”等关键词,也会出现诸多新闻,比如“核心产品全线降价最高降幅50%”“服务器仅88元/年”“开启新一轮降价”等。
通过中生代云计算公司UCloud、青云科技披露的信息,也能窥见价格战的激烈。UCloud募资说明中显示,2018-2020年,公司五款核心产品为云主机、机柜托管、UNet(按带宽计费)、U(D)DB数据库、云分发(按带宽计费)。
上述五款核心产品平均价格2020年相比2019年分别增长了28.53%、8.67%、17.01%、19.22%和28.36%;2020年相比2018年平均价格的同比复合变动率分别为-19.63%、-3.8%、-18.85%、-2.15%、-25.67%,其中云主机、UNet(按带宽计费)、云分发(按带宽计费)三款产品涨价幅度较大。
本文从“云米网络(ymisp)”转载,原作者保留一切权利,若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《头部云计算公司:徘徊在体量和盈利之间》来自互联网同行内容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