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c帧是物理帧的负载
1、MAC一般是指网卡 数据帧一般指OSI网络模型中第2层中的数据 一般数据在应用程序中,经过封装和加密,在活动:慈云数据爆款香港服务器,CTG+CN2高速带宽、快速稳定、平均延迟10+ms 速度快,免备案,每月仅需19元!! 点击查看OSI第三层,也就是IP网络层,会打上IP Header,头部信息。比如,加上你的IP和你要发送到主机的IP。
2、所以以太网中的mac帧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。
3、以太 II 帧把紧接在目标和源MAC地址后面的这个两字节定义为以太网帧数据类型字段。例如,一个0x0800的以太类型说明这个帧包含的是IPv4数据报。
4、MAC帧您可以从它的结构上面发现这种帧结构比较简单,也就是地址字段,数据字段以及校验字段。这种帧主要是在网络中广播的,接收站只能接收,功能很单一。如果遇到网络负载繁重的时候,因为缺少控制位,这种帧很容易丢失。
5、MAC是指网卡的物理地址,这应该是软件上的,虽然和硬件相关,但是是一组存储在网卡上的信息。
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字段是
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是设备的MAC地址。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是设备的MAC地址,以太网的MAC地址可以分为单播地址、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三类。
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字段是一个6字节长度的字段。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,6字节长度的字段为了方便网络中的设备识别每个mac帧的发送者,并将mac帧发送给正确的接收方。
目的地址(Destination Address,DA)是目标网卡的MAC地址。以太网中的数据接收方只接收目的MAC地址与自己MAC地址相一致的数据帧。源地址(SA)源地址(Source Address,SA)是发送方以太网设备的48比特MAC地址。
目的地址、源地址字段:是6个字节。最高位为0,代表普通地址;最高位为1,代表组地址;全1的目标地址是广播地址。类型字段:标识上一层使用什么协议,以便把收到的MAC帧数据上交给上一层协议,也可以表示长度。
源地址SA(26字节):表示发送该帧的站 信息INFO(多个字节):用来携带用户数据或附加的控制信息 帧校验序列FCS(4字节):32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,用来检验各字段在传输中有无差错。
mac帧数据最大长度的专用名词
1、类型字段:标识上一层使用什么协议,以便把收到MAC帧数据上交给上一层协议,也可以表示长度。类型字段是DIX以太网帧说法,而IEEE 803帧中该字段被称为长度字段。
2、是的,MTU最大帧长度可达1600字节,适合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。
3、mac帧和mac地址的区别:MAC帧最小为64字节,目标地址+源地址+FCS占了18字节,所以IP数据报最小为46个字节。MAC地址有48位(6个字节),MAC地址不存在复用或者重复的情况,每一台主机都具备着唯一的MAC地址。
数据帧和mac帧的区别
1、以太网中的mac帧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。以太网中的mac帧是数据帧的一种,而所谓数据帧,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,它包括三部分:帧头,数据部分,帧尾。
2、以太网帧里面包含了数据,有时候称为净荷,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,把这些数据打包组装,添加上源MAC和目的MAC地址等等,组成一个帧,称为以太网帧。以太网帧是数据帧的一种,还有IP帧等等。
3、MAC一般是指网卡 数据帧一般指OSI网络模型中第2层中的数据 一般数据在应用程序中,经过封装和加密,在OSI第三层,也就是IP网络层,会打上IP Header,头部信息。比如,加上你的IP和你要发送到主机的IP。
4、MAC帧一般是以太网的二层数据帧格式,而PPP帧一般是串口之间的二层数据帧格式,它们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类型有所不同。如果要在以太网中上实现类似ppp协议的功能,就必须使用PPPoE协议。
5、IEEE 805 MAC 帧格式IEEE805令牌环的MAC帧有两种基本格式:令牌帧和数据帧,如图15所示。令牌帧只有3个字节长,数据帧则可能很长。
6、mac帧和mac地址的区别:MAC帧最小为64字节,目标地址+源地址+FCS占了18字节,所以IP数据报最小为46个字节。MAC地址有48位(6个字节),MAC地址不存在复用或者重复的情况,每一台主机都具备着唯一的MAC地址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